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关于骑行装备的10件事
同一条产品线、同一个系统的产品,高端无非就是轻一些,没必要买太好的。钱少入门,钱不多就买中端款就好了,
从尼龙大底,玻璃纤维大底,碳纤维合成大底到碳纤维编织大底,真的是每一档都有不同。尼龙底最软,玻纤底和碳合成底刚性差不多但是前者重一些,碳纤维编织底最轻且硬硬的大底对发力的均匀有很大帮助,不会造成脚掌受力不均,锁片部分疼痛或是足弓疼痛的现象,有钱尽量从纤维合成大底的鞋子买起。
一套骑行装备中,上装的作用是比较小的,不必特别追求高级款透气,合身就可以了,也不用太在意风阻。
特别提示:山寨骑行服的材质、印染和剪裁都有比较大的问题。不要等到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再发现这些东西对身体没好处。
对自己的下半身好一点,是对自己的下半生负责,骑行裤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在车上坐得住,背带款骑行裤比松紧带式的舒服很多,BOB松紧带式的半身骑行裤骑山地没啥问题,公路你俯下身子会勒到腰,影响呼吸和腰部用力。不要在乎什么怎么小便的问题,你真试过背带款的骑行裤你知道那算P个问题。还是那句话不要去买山寨货,上装买两百块等级的就可以了,下装没钱起码也得这个等级,有钱买多好都不过分。
靠这东西减重?比普通内胎贵出三倍骑起来会飞天吗?能打多高的胎压,只和外胎有关,内胎本身和胎压毫无关系,选对合适的尺寸才是关键。另外,超轻内胎往往是丁基橡胶,使用时间长了是有可能和外胎发生粘连的yooooo~这个地方不是能省钱,是根本没必要花那个钱,一般用用,三十块怎么样都到头了,买九十块的除了爽到内伤,啥意义都没有。
高抓地力,低滚阻,以及一定的抗穿刺能力。选公路外胎注意两点:不要觉得有排水纹的胎抓地力强,也不要太关注重量。绝大多数路况是用不到专门的公路雨胎的。全天候设计的训练胎已经足够应付一般的湿滑地面,剩下的其实是你的控车技巧问题。至于外胎重量……轻一点的会飞天吗?另外,不要再觉得胎压“手指压不动就可以”了,请至少打到标称胎压的90%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130psi,BOB那会减小抓地力,同时让你花费更多力气在控车上。
头盔这个东西,向来是用不到的时候觉得随便就好,没必要花多少钱去买它,真要撞了摔了
脑袋磕到了,恨不得自己买的是阿姆斯壮特别版还得给教皇洒过水摩过顶高僧开过光。
保险的东西等到真出了事再来后悔,就晚了。BOB买头盔一个很重要的点是试戴,每一款头盔的设计都不一样,适合不同的头型,说亚洲人头型偏圆吧,也见过不少人戴椭圆设计才合拍。头盔不合适会怎么样?最常见的就是太阳穴附近被夹得疼痛,头部会只有几个部分和头盔接触,不能均匀受力,万一受到撞击冲击力会首先传递到这些接触的部分……总之这基本是最不能网购的东西了,不可不慎,即使要网购,也要找地方试戴过再说。
买骑行镜的好处不赘述在选择上,仍然建议要试戴过才好,骑行眼镜也是有脸型区分的,标准是45度向下看的时候做一些比较大的头部动作,眼镜不会松脱,同时也要不会压到太阳穴导致不适感。在200元的价位其实各家都没有什么区别,看个人对造型的口味了。另外,那么多镜片是没有多少用处的,你基本只需要用到两副:1、强光下使用那个厚镀膜款式。2、弱光下使用偏黄的款式,黑的蓝的透明的,没必要去用它在有了头盔和自锁之后,下一件装备就应该是骑行眼镜,而不是骑行服哦。
无论你是Sunday Rider还是每天骑车的爱好者,你都需要一支便携式的气筒。考虑到轻量的问题,这支气筒可以没有气压表,甚至也不需要美嘴法嘴通用。但如果你家附近没有车店,或车店也没有好的气筒,你就需要自备一支带气压表的气筒了。公路车的胎压是降得很快的,一般打到120psi的车胎,2-3天就可以降到80psi左右,过低的胎压是公路车的大敌,在受到冲击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局部压强过大而导致蛇咬爆胎。而在70psi以上,你就已经不能非常明确地用手按出大致到了多少胎压,准备一支带气压表的立式气筒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一百多块钱的立式气筒就已经足够使用,每次出门骑车之前都检查胎压是个好习惯,如果只是通勤,检查周期可以延长到2-3天。更高级的气筒无非是材质更好,气嘴锁固更方便,以及可以更省力地打高压,有钱的话买一买无所谓。
很多人都在嚷嚷,公路入门门槛很高,确实如此。如果你打算买一台OCR3300或是R903等级的车子,把车价加上基本装备(头盔、自锁、眼镜)之后立刻就会发现你需要准备的不是两千五,而是三千五。但这只是个开始。除了人身部品还有后勤装备,贴吧里买齐了修车工具可以出去摆摊的吧友也不是没有。没钱怎么办?除了挣钱之外,另一个办法就是合理的花钱,什么需要买什么不必要,什么可以买普通一点什么要买得好。这篇文章做不到教你怎么花钱是对的,起码告诉你要在哪些地方花钱。